道别,甚为怅惘。他对吕四娘虽然早无杂念,但恩深义重,到底不胜依依。尤其是想起杨柳青时,更觉得吕四娘的可爱可敬。杨仲英瞧在眼里,急忙催唐晓澜快走。杨仲英走后,甘吕白鱼四人也收拾行李,径赴杭州。第三天一早,到了杭城,在湖滨一间旅舍投宿,商议晚上探衙。时间尚早,四人雇了一艘小艇游湖,湖平如镜,游鱼可数,舟行片刻,忽见有三座塔尖,浮出水面,风姿古朴,倒影奇幻;石塔边是一小岛,岛上花草丛生,楼台隐约。鱼娘喜道:“这里真美!”吕四娘笑道:“这是西湖最美的地方,名为三潭印月,湖中有湖,岛中有岛,园林布置之佳,冠于东南。据说还是苏东坡所建的呢。鱼妹既然喜欢,咱们上去玩玩。”四人舍舟登陆,步过九曲桥栏,鱼娘满怀欢悦。吕四娘忽然把手一指,道:“湖山胜处,不乏雅人。你看那个少年!”鱼娘放眼望去,只见湖面一艘画舫,缓缓摇来,舟中一个少年,约莫二十岁光景,生得面如冠玉,貌比潘安。舟中安了一副茶几,上有清茶一壶,瑶琴一具,这美少年引琴歌道:“渺渺澄波一镜开,碧山秋色入杯来;小舟撑出丹枫里,落叶轻风扫绿台。”歌声顺着湖面荡去,曲折悠扬,十分悦耳。白泰官也赞道:“此人不俗。”“三潭印月”是西湖上的一个小岛,这个“岛”实际是一个环形的堤岸,围成小小的内湖,中间又有一个更小的岛,所以说是“湖中有湖,岛中有岛”。而在湖与湖、岛与岛之间,缀以亭台楼榭,高低隐现,玲珑浮突,无一处不显匠心。吕四娘道:“咱们到里面去吧。”步过九曲桥栏,穿过卐字亭、一寄楼等处,曲曲折折,走到了垂杨深处,只见一座茶亭,十分精雅,上题为“迎翠轩”,两旁一副对联,写的是:“万顷湖平长似镜;四时月好最宜秋。”吕四娘赞道:“这副联寥寥十四字,活画出西湖景色,与平湖秋月之联,可并称双绝。”甘凤池笑道:“八妹游踪所至,最好记那些名胜地方的诗词联语之类,我可没有这份耐心。”鱼娘这几年幽居荒岛,闲时也读诗书,见吕四娘说得高兴,便道:“吕姐姐,你就把平湖秋月那联一并念给小妹听吧。”吕四娘笑道:“你忙什么,等会我们再到‘平湖秋月’去玩,你大可把那些佳联都抄下来。”但还是念道:“凭栏看云影波光,最好是红蓼花疏,白苹秋老;把酒对琼楼玉宇,莫辜负天心月满,水面风来。”鱼娘听在耳里,念在口里,一个个字在舌尖打滚,但觉如嚼甘榄,满口甘芳。四人进了茶居,凭栏坐下,茶博士过来问道:“四位各冲一杯藕粉,再泡两壶龙井如何?”西湖藕粉和龙井茶最是有名,吕四娘点头道:“就是这样。”迎翠轩中茶客寥寥,东首一桌,独坐着一个老头,见甘吕等四人进来,似乎颇是留神,看了又看。吕四娘见这人面貌颇熟,一时却想不起来。坐了一会,竹帘开处,那舟中的美少年走了进来。甘凤池见他气宇轩昂,英华内蕴,暗自留心。那少年也冲了一杯藕粉,泡了一壶龙井,凭栏坐下。双目炯炯,目光对甘凤池这边投射过来。吕四娘和鱼娘都改了男装,那少年目光横扫过来,鱼娘不知不觉低下了头。吕四娘悄悄在桌子底下用脚碰了她一下,道:“五哥,你看这湖上的睡莲,古人诗云:留得残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