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时候,曾唠叨过两个字——茉莉,旁人都以为小莲是想喝茉莉花茶,可是沏好了,她却连连摇头,嘴里还是不听呻吟着这两个字,“茉莉……”。当初文慧将此事告诉徐士清的时候,他就觉得这事透着古怪,现经白志远一提醒,他更觉得这事不简单,不由得心里深深懊悔,当初应该多留意这丫头。只怪自己那时只顾着到处寻找姚祖洪和觉乘,却把她给忽略了。如今联想起来,两人口中的“茉莉”很可能指的是同一件事。白志远没在信中提及当年不告而别的原因,只是在信的末尾留了一句话,“唯恐生变,阅后请即刻烧毁”。这句话旁边是一个新的住址。让徐士清意外的是,这新的地址不仅仍在无锡,而且跟原来的箫馆竟还在同一条街上。难道白志远从未搬出过那条街?徐士清一想,这也不是没可能,这些年,他托陈南城东打听西打听,单单就没再去那条街上查问。想来白志远还是要比他们精明一些,深知远避不如近躲的道理。这样也好,小心谨慎的人更值得托付。当下,他便吩咐徐庆准备行装,预备第二天一早便赶往无锡。谁知第二天,他跟徐庆才刚出门,文慧就拉着他们十岁的儿子徐滨急急赶了出来,身后还跟着丫环彩琳。彩琳手上则提着个小包袱。“娘,快点,快点,不然爹就要走了。”只听徐滨在不断催促文慧。
“知道了,知道了。”文慧一迭连声地应着,说话间已经赶到了徐士清的马前。“夫人,你这是……”徐士清话还没问完,徐滨已经大声回答:“爹,我也要跟你去闯江湖。”徐士清看看妻子,后者怜爱地摸了摸儿子的头,笑着说:“我本不想让他跟你去的,但他非要去,我一想,小滨毕竟是男孩,跟你出门见识一下也好。你就带上他吧!”徐士清心想,我这趟出门可不是去游山玩水,而是去跟白仵作商讨案情,带上小孩在路上岂不麻烦?但刚想拒绝,就见妻子已经将儿子抱起塞到了他的马上。“夫人,还是让小滨留在家里吧……”他说是这么说,双手却已经接过了孩子。徐滨听他这么说,大声恳求道:“爹,让孩儿跟您一起去吧!孩儿早就想跟爹出门见识见识了,孩儿一定乖乖听话,绝不给您惹祸。”徐士清还在犹豫,文慧又道:“你就带上他吧,一个孩子,能有多麻烦?只是要记得平安把他带回来就好。”她说着便将彩琳手里的包袱丢给徐庆,“徐庆,老爷事忙,也许照应不到,你替我好生看着少爷,别让他乱来。”“夫人请放心,在下一定照顾好小少爷。”徐庆接了包袱,笑着说。徐士清见事已至此,也不再推托,又叮嘱了文慧两句后,几个人便上了路。三天后,他们来到无锡城西的状元街,白志远的箫馆就在这条街东侧的最后一间。跟上回不同,这次徐士清随行没有带着尸体,离家时他还命人挑选了上好的宿城烧肉和一大袋宿城海鲜干货作为礼物。所以,到了无锡城西后,他就没有耽搁,直奔箫馆。跟上次不同,这次的箫馆,大门紧闭,不像是开店做生意的样子。“嚯,这白先生可真够懒的,都大晌午了,还不开店。”徐庆说罢,上前敲了敲门。可是,他敲了数十下,都不见有人来开。“不会是睡着了吧?”他又把耳朵贴在门上,隔了会儿,他摇摇头。徐士清心里犯了疑,这白志远莫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