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牧野流星网咖

关灯
护眼
第三回石窟宗师留秘笈林中情侣觅亲人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高飞,但石林里除了鸟声之外,就只有他自己的回声了。奇迹没有出现,但地上一摊摊的血迹倒是给他发现了。显然这是昨日那场恶斗留下的血迹。有敌人的,有师父的,也有他自己所流的鲜血在内。他揉了揉眼睛,看了看遍地阳光,看了看地上的血迹,当然不是梦了!忽然他的目光给一样事物吸引,那是放在石台上的一本书。昨晚二师父和三师父就是把酒坛放在这个石台上喝酒的。酒坛在石台底下碎成片片,石台上却多了一本书。他拿起来一看,正是丹丘生所写的崆峒派武学精义,丹丘生临死之前,说要传给他的。怪事接连发现,杨华心里又有了一线希望:“三师父倘若被人所害,那个人又怎会把这本书留下来给我?这件怪事终须有水落石出之时。”再想:“但愿两位师父还在人间,但不管他们是生是死,我总不能辜负了他们的期望,辜负了他们以绝技相传的苦心!”有了希望,悲痛稍减些,杨华检查身上的东西,段仇世给他的那本“孟家刀法”,也还是在他的身上,并没遗失。随后两天,杨华搜遍整个石林,什么人也没有发现。石林倘若没有熟悉地理的人做向导,那是不容易进来的。杨华自思:仇家之中,最熟悉石林地理的是阳继孟。这魔头纵然侥幸未死,最少也得养伤几年。又即使有别的仇家能够闯入石林,他打不过也可仗着熟悉石林的地形躲避。于是便放心在石林住下,遵守两位师父的“遗嘱”,苦练武功。丹丘生积下的余粮足够他一年食用,在石林里还可以捕鱼猎兽,日子完全可以过得和从前一样。杨华先练孟家刀法,打开了那本书,只读了两页,却又发现了一件怪事。第一章是“总纲”,开头写的是:“快刀要义,以我为主。以‘嫩’辅‘老’,以‘急’辅‘迟’。以静制动,以客犯主。此为变格,亦须熟悉。静如处子,动如脱兔。要旨仍在一个‘快’字。但主客易势,动静得宜,必须审情度势,不可墨守成规。”杨华武学已有根底,读来并不难懂。不过什么“嫩”“老”“迟”“急”等等术语,却是不懂。好在第二页就是对上面这段话的注解,纸质不同,墨色也比前一页“新”得多,看来乃是后人添注的。奇怪的是:写上注解的那个人的书法,杨华竟是似曾相识!最初杨华尚未注意,只是津津有味读那注解,懂得了“嫩”是以刀尖接触对手的兵器,“老”是以刀柄砸磕;刀柄磕托稍慢为“迟”,刀尖先迎为“急”。

注解不单解释“术语”,还有注解者本人的心得,如:“嫩须轻灵,老须用劲。急防躁进,迟防生变。主客易势,当在敌方攻势最急之时出其不意行之。”等等。注解的文字写得密密麻麻的,比正文还多。杨华茅塞顿开,大为欢喜,心里想道:“这些刀法上的精义,用在剑法上大概也是可以的。看来上乘的武学似乎都是殊途同归。”忽地心念一动,不觉咦了一声,想道:“这人的笔迹,我好像是在什么地方见过似的?”“孟家刀法”每一页的后面,都插有纸质不同的另一页写上添注。杨华起了疑心,不先练那刀法,先把每一页的书法仔细察视。越看越觉得熟悉,但却想不起来。他在剑池旁边低首沉思,“这是孟家刀法,添加注解的人最可能的当是孟元超了。孟元超我见也没有见过,焉能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最新小说: 逆天改命,凡人成仙记   人种仙食   仙田   九死疯魔   自在真仙   天命反派:开局拿下师尊,签到九玄龙体   西游:人在斩仙台,斩到齐天大圣   无尽龙域   星路仙踪   玄穹问道录   我在修仙界开发新技术   万族唯尊   天武战祖   甲木仙经   噬魂真仙   万古独行   体王   仙侣返还,从三公主选婿开始   穿成杨过之玩转神雕   北凉悍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