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惑时新人忘失记念,於暗心中化出诸魔,共新明心当即斗战。於彼人身有大记验:其人於行,无有诚信,触事生嗔;寄住客性,当即被染。明性心体,若还记念,不忘本心,令觉驱逐,嗔恚退散,诚信如故;寄住客性,免脱诸苦,达於本界。
“惑时新人忘失记念,即被无明暗毒念中化出诸魔,共彼新人清净念体即相斗战。当於是人有大记验:其人於行,无有具足,欲心炽盛;寄住客性,即当被染。如其是人记念不忘,於具足体善能防护,摧诸欲想,不令复起;寄住客性,免脱众苦,俱时清净,达於本界。.亠”
“或时於彼无明思中,化出诸魔,共新人思即相斗战。如其是人废忘本思,当有记验:其人於行,即无忍辱,触事生怒;客主二性,俱时被染。如其是人记念不忘,觉来拒敌,怒心退谢,忍辱大力,还当扶护;寄住客性,欣然解脱,本性明白,思体如故。
“或时於彼无明意中,化出诸魔,即共新人意体斗战。如其是人忘失本意,当有记验:其人於行,多有愚痴:客主二性,俱被染污。如其是人记念不忘,愚痴若起,当即自觉,速能降伏;策勤精进,成就智惠。寄住客性,因善业故,俱得清净;明性意体,湛然无秽。
“如是五种极大斗战,新人故人,时有一阵。新人因此五种势力,防卫怨敌,如大世界诸圣记验:怜愍以像持世明使,诚信以像十天大王,具足以像降魔胜使,忍辱以像地藏明使,智惠以像催光明使。为此义故,过去诸圣及现在教,作如是说:出家之人,非共有碍,肉身相战,乃是无碍。诸魔毒性,互相斗战,如此持戒清净师等,类同诸圣。何以故?降伏魔怨,不异圣故。
“或时故人兵众退败,惠明法相宽泰而游。至於新人五种世界无量国土,乃入清净微妙相城。於其宝殿敷置法座,安处其中;乃至心、念、思、意等城,亦复如是,一一遍人。若其惠明游於相城,皆知是师所说正法,皆悉微妙,乐说大明、三常、五大,神通变化,具足诸相;次於法中,专说怜愍。
“惑游心城,当知是师乐说日月光明宫殿,神通变化,具足威力;次於法中,专说诚信。
“惑游念城,当知是师乐说大相窣路沙罗夷,神通变化,具足默然;次於法中,专说具足。
“惑游思城,当知是师乐说五明,神通变现;次於法中,专说忍辱。
“惑游意城,当知是师乐说明使过去、未来及现在者,神通变化,隐现自在;次於法中,专说智惠。
“是故智惠谛观是师,即知惠明在何国土。若有清净电那勿等,如是住持无上正法,乃至命终不退转者。命终已后,其彼故人及以兵众、无明暗力,堕於地狱,无有出期。当即惠明引己明军、清净眷属,直至明界,究竟无畏,常受快乐。
“《应轮经》云:‘若电那勿等身具善法,光明父子及净法风,皆於身中每常游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