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所获。众僧感动,以金蝉为知己,日益钦佩之。
忽一日,金蝉子接母亲手书一封,略为:母患沉疴,恐不久于人世,亟盼睹儿一面。金蝉系独子,父早丧,母亲将其拉扯成人不易。阅信大悲,急向都监告暇①,随送信的老仆人归家。躜行几日.回到舍卫城,入宅邸,趋上房,却见母亲正坐在客厅里与娘子说话儿。施礼毕,不禁埋怨道:“家慈安康如旧,为何称病?跑折马腿也!”老夫人笑道:“我的儿,为母的想你了,故此谬递尺犊,不然你如何肯来!”金蝉想的还是修行,急急道:“既然母亲无恙,又见过面了,不孝便回寺院也!”言未讫,娘子已失声痛哭,以袂掩面而去。老夫人骂道:“痴儿忒无情无义矣!你一去便是五年,撇下这般贤淑可人的媳妇守活寡,你不心疼,我还心疼!盼星星盼月亮般把你盼来了,① 涅哭——又谓寂灭。本义指佛教徒经长期修行,达到灭除烦恼,脱离轮回, 圆满一切清静功德之寂静美好世界。为佛教最高境界。僧道士死亡也称 涅箓。
② 姿婆世界——婆婆,梵文译音,意能忍、堪忍。指尘世。
③ 三界六道——佛教认为众生所居世界分为欲界、色界、无色界(后来道教也 沿用此说法:欲界又分为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天六道。
① 告暇——即现代所谓请假。
夫妻俩连句体己话未说便欲走,你修的是人道还是畜生道?还不快给你娘子赔罪去!”
金蝉原是个孝子,诺诺而退,循旧路去东庭。五载未归,天井中的亲树已高过房檐,洒下婆娄影子;满庭芳草萎,一槛春花艳,蕴含无限幽怨。金蝉子见娘子坐在假山旁一个石杌上,面前一池碧水,浮萍间有小鱼成对穿梭。
金蝉走近娘子,施礼道“无恙”,那妇人不理。金蝉只好看水,碧波中一个佳人,黛眉微蹙,明眸蒙露,哀艳绝伦。金蝉满心愧疚,道:“都是我拖累了娘子..”娘子低声道:“夫君今日来,何时归?”金蝉顾左右而言他:
“我已证阿罗汉果,颇有些神通!”夫人不信:“你却卖弄给妾瞧瞧。”金蝉子便趺坐定心,默念咒语,拘来水仙,须臾,他中现五色芰荷,大如车轮,馨香满院。夫人惊喜不已,约一个时辰,莲花隐去,夫人道:“甚妙,然妾仍思旧日无神通之人。”起身入室。片刻,传出嘤嘤哭声。
金蝉子呆坐池边,直到日暮。使女遵命来唤两口儿去吃团圆饭。妇人方新妆了,与丈夫同往中庭。家宴一开,老夫人令丫鬟银勺分酒,至金蝉处、金蝉以手掩盏:“佛门戒律,出家人不得饮酒。”老夫人道:“今日却是‘在家’,舀上!”金蝉子不敢违命,席间勉力吃了几盏,觉头重脚轻,便起身告退。老夫人吩咐使女送金蝉回东院安歇。金蝉虽有些醉,心里尚明白,摆手道:“佛律戒淫,破了戒要堕畜生道、阿鼻地狱..还是去书房歇一宿吧!”
老夫人怫然不悦,道:“夫妻伦常,焉为破戒!佛祖慈悲,岂能坐视人家断子绝孙?若有过愆,都在老朽身上!”
金蝉无语。丫鬟们便架起金蝉,娘子紧后护持,回到东庭。服侍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