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过,你要害襄儿的原因,我可以猜测一二,唐姑娘……唐方的成就,不是妒忌就可以换取的……唐女侠是人间绝色,她在古城一战,不惜弃家而赴结义神州,不辍不舍寻觅萧秋水……都不是普通人所能为的,嫉妒,只会害了你……”唐甜听着,双颊发烧,挂下两行珠泪来。梁斗轻叹了一声,没有再说下去,在旁的地眼,却忍不住合十“阿弥陀佛”了一声,学叹道:“女施主,你今番坠人烦恼妄心之劫中矣;还不快快回头。”忽然睁目,目中神光暴射,喝道:“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唐甜被这一喝,震得一震,眼泪簌簌而下。接着人也不由自主,对地眼大师跪了下来。地眼大师与天目神僧,原为南少林寺两大寺监之一,他两师兄弟的武功,仅在掌教和尚大师之下,两人的指法指功,更是一时无俦。只是在浣花溪畔,跟“权力帮”第三号人物柳随风一役中,天目、地眼勇奋力战,虽与和尚大师等先后戮力击倒柳五,但天目也在是役捐躯,该役中,和尚、方丈、天目神僧俱殁,南少林寺中,便以地眼大师马首是瞻。但是武林中在那一阵子的变动,十分动荡,地眼在当时雄心勃勃,立志要复兴少林派,而且借自己在江湖上的威名,来统领各大门派,成为抗金及打击黑道人物的主力,所以堕入武林纷争之中,以致跟武当派大永老人蔡无朋主办当阳擂台,结果一死一受辱。旋又因勘不破武林中的“武无第二”之心,在燕狂徒、萧秋水闯嵩山时再度受挫。惟那次燕狂徒、萧秋水一老一少离嵩山后,地眼大师亦心灰意懒,离开北少林,既未返福建,却云游各处,在苦行中悟佛道,他在一路上端视人民疾苦,顿生慈悲心,跟以前尚武好杀的性情,已大是不一。恰好他在路上逢着“一生好与名山游”的大侠梁斗。梁斗一生,喜与市井豪杰相交,放着个“梁思王爷”名位富贵不当,而常存常心,游历人间,而又在这段时间内,凭了他伟大的人格,创悟出比“剑王”齐名时更神妙的刀法。梁斗本就是通儒学、悟佛道的人,与大彻大悟的地眼一见如故,两人结伴而行,一路上,在武功上互相切磋,在学问上互相诘摩,相交莫逆,这些日子来,也不知为民间作了多少行侠济世的善事。而地眼大师原有的戾气,亦因佛光普照而除尽。再加上大侠梁斗那博大的宽宏,温和谦冲的胸怀,更使地眼除了作为一个难得的武林高手外,更是一个得道高僧。所谓“一理通,百理明”,地眼心情递变,一心不乱,反而能领悟了天目大师所学的指功,以及少林派的几种绝学。所以地眼大师竟成了少林现存高僧中,唯一谙“多罗叶指”、“般若指”、“阿难陀指”、“金刚指”法的人。当然,一代奇僧天正大师的“拈花指”,地眼尚不能同时妙悟。地眼见唐甜跪下,两鬓秀发卷垂,神情凄伤,楚楚动人,心里起慈悲念,便柔声道:“阿弥陀佛,女施主,你今日堕入苦海,全因不晓戒字,而生妄心,而生嗔念,只要能‘戒’,必定可以恢复宁定之心;法性空寂,法相如幻,女施主一定要以金刚之志,破除痴念。”唐甜抬起泪眼,惶然问:“我敢问大师,我如何戒始?”地眼道:“一切佛法无不是戒,戒是学佛之根。要常思己过,要心存诚厚,然后要定。定是正定,世人病根,在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