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之内便相继攻占泗州、海州。也就是在这捷报不断的时候,周世宗又收到符皇后一封书信,内容依旧是劝他可怜天下苍生,适时住手,还民安乐。周世宗是个强悍之人,也就只有符皇后的劝阻还能听一些。因为他心中知道符皇后是非常懂分寸的一个人,她的劝阻都是会选择最合适、合时、合乎情理时才会出口。于是周世宗召集手下重要的谋士和将军,明说是要给予各部立功将士和谋士以封赏,其实是想和大家商议一下目前状况是否应该就此打住。大周现在已经占住半幅淮南地界,而且控制住了南唐产盐、产粮的重要州府。如果再进南唐势必会疯狂反扑,到时候反两败俱伤、得不偿失。赵匡胤接到旨意后从前锋营一路快马加鞭往御驾中军大营赶,刚进大营营门正好遇到了赵匡义。赵匡义在攻占濠州之战中带虎豹队事先潜入城里,攻打濠州时南城门和东城门都是他们打开的,立下了大功。所以现在被调至周世宗中军大营做了四路接应使。赵匡义现在在周世宗身边,所以他知道此番召集赵匡胤他们前来的真实目的,于是主动在大营门口等着赵匡胤,因为有些事情他是做不成的,必须利用赵匡胤去做。赵匡义带虎豹队、千里足舟去楚地寻薛康夺取宝藏皮卷,临行之前赵匡胤曾指点他遇到难事应该去找他的一斧之师帮忙。那一回他没能控住薛康,也未曾有丝毫宝藏皮卷的边子摸到,于是他真的去找了自己的一斧之师。
一斧之师是他曾经救助的一个无名老人,这人只教了赵匡义一式斧招,赵匡义便能以一把玄花云头短斧应对诸多江湖高手。这一回去,那一斧之师并没有答应出手帮助赵匡义,而是告诉他另外一件事情,一件完全合乎赵匡义心中欲望的事情。一斧之师告诉赵匡义,他当初是装作落魄之相让赵匡义救助的。因为他看出赵匡义并非凡人,而是有着九五至尊的骨相和气脉,天下早晚有一天会掌控在他手里,所以才与他结识并教给他斧招的。现在差不多是到了点醒他的时候,将来他要做了皇帝,那自己这个一斧之师也便入了史册。但是凭他现在的境况去努力,即便是得到了天下那也得许多年之后,所以必须走捷径。所谓捷径就是借助别人之手先夺天下,然后再将位置夺在自己手中。这话一下点燃了赵匡义心中的那团火,他早就觉得周世宗的天下是他们赵家打拼下来的,没有赵家便没有大周。而所谓捷径虽然说得并不明了,但赵匡义是个聪明之人。他很快想到首先应该利用大周的力量尽量扩充地域,然后利用自己哥哥赵匡胤先夺取皇位。因为赵匡胤的身份地位以及在大周和诸国中的影响力不是他可比拟的,甚至已经在超越周世宗。特别是周世宗灭佛之后,导致民心背逆。此时也幸亏有一个向佛心慈的符皇后缓着劲,否则大周境内肯定已经民乱不断。而赵匡胤不仅很得民心,掌握重要兵权,更有一帮遍布大周各地的军中和官府中的朋友兄弟,所以要替代周世宗是完全有可能的。只要是天下归了赵家,他赵匡义便可以再采取其他非常手段从自己哥哥手中夺到皇位,而且可以夺得不露声色、名正言顺。有了这样的希望和思路,赵匡义便越发要邀请一斧之师出山助他。但一斧之师坚拒,不过为了弥补赵匡义的遗憾,他又教他一招